哪吒作为魔丸转世,他的出生一开始就被贴上标签,这个社会对他充满着偏见和排斥。
作为他的父亲李靖,所处的环境和职位以及家庭关系中无疑是严厉且规则分明的,但也不缺温暖。母亲殷夫人的慈爱和陪伴则给予了更多的关爱。
恰恰是这样权威又平等的教养方式,大大的缓冲了家庭的压力,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哪吒的心理健康,让哪吒在混乱中建立了边界感。
当然这里面也涉及到一些社会支持系统,比如说师父太乙真人的鼓励和肯定,无条件的支持,还有哪吒自身对自我实现的预言和自我控制,通过家庭的支持克服了命运,最终完成了自我身份的认同。
敖丙作为灵珠转世,天赋异禀,其父亲龙王和师父申公豹的控制欲是极强的。
龙王把全族的希望和自己未完成的抱负都强压给了敖丙,正是这种情感勒索,使得敖丙一方面想替父亲实现期望,另一方面也渴望自由,导致他在成全龙族和成为自己之间挣扎和分裂。
师傅申公豹则将自己因出身被歧视的经历投射给了敖丙,只有成仙才能获得价值,这也让敖丙的心理冲突加剧。
哪吒和敖丙,不仅是对手也是朋友,两人都是被命运束缚的异类,他们非常了解对方的孤独和痛苦。
他们的友谊成为彼此救赎的力量,也能帮助对方冲破命运的枷锁。面对困境时,朋友的支持能带来的巨大的能量。
当然哪吒的蜕变不仅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胜利,更是其原生家庭通过情感支持,边界调整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这也让我看到了原生家庭的核心命题:真正的救赎不在于改变孩子的本质,而是创造一个“魔性和人性”共存的抱持性的环境和容器。最终逆天改命,我命由我不由天。
当我们的父母停止对孩子的完美期待的执念,当孩子被允许看见创伤,看见后面的爱,通过信任与适度的放手,才有可能改写命运。